近日,俄罗斯宣布将暂停从中国进口部分水果,在此之前已有几吨国产苹果被拒绝入关。据悉,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2017年世界苹果总产量7600多万吨,仅中国苹果产量高达4380万吨,生产和消费规模均占全球50%以上。但是就在如此的规模下,我国出口苹果被拒入关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国内苹果市场同样问题不断,在风云变幻的水果市场下,苹果作为最大宗的种类,破局内忧外患就显得尤为重要。
内忧
近年来,受苹果种植收益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苹果栽植面积上升明显,但是阶段性供过于求和结构性供不应求并存仍是制约着我国苹果产业的纵向发展。
在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几何扩张的背后,带来的是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且目前我国苹果品种仍较单一,其中富士占据72%,伤残烂果占比高达18%~20%。单一品种多是集中上市,这就可能出现压价现象,加之种植技术等的限制,导致目前我国苹果品质仍然较低劣,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数量少之又少。目前苹果消费仍以国内为主,因而表现出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增长严重滞后于苹果产业发展速度,这也加大了苹果产能相对过剩。而目前国产水果占领的市场多为低端市场,唯一的优势即低端市场的消费人数最多,多以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但是盈利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殊不知高产低质的果品更难具备市场竞争力,由此也就导致了年年谈丰产、丰产不丰收的怪相。尽管因2018年倒春寒苹果减产,使得价格一路高起,但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价格分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优质优价、质次卖难”趋势更加明显。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但国内市场并不足以消化如此庞大的数量,从长远看,内销、加工、出口是解决苹果销售的三大主要途径,出口是保证我国苹果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产业突围的突破口之一,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我国苹果出口难有大的作为,年出口量不及总产量的10%,这与我国苹果生产实际很不相符。现如今,巴西、智利、阿根廷等水果生产新兴国家,以及美国、欧盟等传统苹果生产强国,都已对中国苹果出口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世界苹果出口对产品质量安全要求逐年升高,而中国苹果优果率相对较低,出口过度依赖价格与成本优势,将对中国苹果出口形成很大冲击。加之中国苹果生产成本也在提高,基于传统的价格与成本优势的竞争力将逐渐变弱。除此之外,由于国产苹果生产标准不一,出口果品质量难达标准。由于生活习惯不同,生产能力各异,我国与欧美在苹果生产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生产标准脱节,直接影响了中国苹果的出口,对比欧美发达地区对果品的食用安全性、标准化程度的注重,使得国产苹果因难达标准而被拒之门外,这是我国苹果难以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苹果出口俄罗斯及东南亚市场的占出口总量75%左右,出口中东市场的占20%左右,而出口欧美市场的仅占总量的5%左右。
在内忧外患下,国产苹果发展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为进一步破局,提升国产苹果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在政策的支撑下一手抓质量,一手提形象。一方面,提升质量和标准化程度是立足之本。在苹果生产过程中,要自我加压,科学种植,自觉提高生产标准,稳定果品质量,以高质量果品站稳国内市场;积极在标准上与国际接轨,以生产出适应高端市场的产品,破解绿色壁垒,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减少对单纯扩大产量、大路品种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等两个维度来保障高质优产。另一方面,就需要中国苹果在出口过程中,要坚持精品果出口的方向,所出口的果品要优中选优,要将代表中国苹果的最先进的产品销出去,以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国际市场上唱响中国品牌,为后续大批苹���走出国门创造条件。此外,还可以根据我国苹果目前的生产形势,以巩固俄罗斯及东南亚传统市场为主;积极探索加强对中东市场的出口,扩大中东东市场的份额;强化管理,逐步提高应对欧美市场的能力,渐次加大对欧美市场的出口;适量开拓非洲市场,实行全方位出口,以破解国内苹果销售压力。《水果观察》原创文章,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关注《水果观察》获取更多行业资讯及行业深度报道。
更多原创热文
中国果业局变在即!(二)
中国果业局变在即!(一)
为何生鲜新零售玩法层出不穷却胜者寥寥?
干货:移动互联时代水果品牌营销必看!
“围城”里的水果人
以佳沛为镜反观中国水果品牌化
生鲜电商实则是伪命题
小编微信二维码请见下方